盡管對于歐美的雙反,中國鋼企尚未統一反擊,然而,當內銷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時,絞殺自己內銷的競爭對手,中國鋼企毫不手軟。2008年8月份,歐盟對中國無縫鋼管提出“雙反”后,無縫鋼管的價格就遭遇了“滑鐵盧”。“今年4月份以后,無縫鋼管價格是直線下降,現在已經跌破每噸4000元了,我敢說100%的企業都賠錢。”上述包鋼人士透露。
而沒有遭到“雙反”調查時,無縫鋼管的價格則保持在每噸6000元左右,現在連每噸4000元都難以維持了。“**激烈的是去年五六月。大家都不知道下一步會是什么形勢,所以就紛紛降價。價位每天調整3次,都在1000元上下波動。原材料本身就需要3000元到4000元,上下波動1000元是多么可怕的事?”上述包鋼人士說。多位無縫鋼管企業市場人士表示,無縫鋼管如果低于每噸4000元是鐵定賠錢的。
鋼鐵專家馬忠普分析說,因為出口受挫帶來的“擠壓”效應才造成了國內市場的飽和,從而導致了鋼管價格連續下跌。在吳有榮看來,作為年產只有幾十萬噸的中小無縫鋼管企業無論是技術、產品檔次還是資金實力都不可能和大企業抗衡,這對無縫鋼管行業的中小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沖擊。